为加速新进教师角色转变,夯实实践教学核心能力,6月23日至7月10日,工程实训中心为全体新入职专职教师量身定制并圆满实施了为期三周的系统性、进阶式岗前强化培训。本次培训聚焦先进制造技术实操与教学规范双核心,为新教师站稳讲台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岗前培训紧密围绕中心核心教学任务,分阶段、模块化推进:
第一阶段:数控车削与电工电子技术精进(6月23日-27日)。
新进教师深入现代数控车床操作一线,系统学习数控编程原理、仿真校验流程、精密刀具选用及复杂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通过密集的上机实操,教师们熟练掌握从程序录入、对刀校准到工件试切、精度检测的全流程操作规范与关键技术要点,为后续承担数控车实训教学任务筑牢实操根基。
同时,负责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教师们在百熙楼三楼的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系统学习了相关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及维护。培训中重点训练了数字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等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以及电工实训室高低压配电模拟系统、电机控制柜、安全防护装置等核心设备的功能原理、操作规范。特别强化了电工操作安全规程、用电安全防护措施及紧急情况处理流程,确保教学安全底线。
第二阶段:数控铣削技艺提升(6月30日-7月4日)
新教师们在高性能加工中心上,深入学习三维建模软件辅助编程(CAM)、多轴加工策略制定、复杂曲面加工工艺及切削参数优化技巧。高强度、沉浸式的操作训练,明显提升了教师们在精密模具、异形结构件加工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现代数控铣削技术应用的掌握水平。
第三阶段:教学规范研习与教学大纲修改(7月10日)
引领新教师深入学习实训教学规范,涵盖课堂组织管理、安全规程强化、教学课堂设计与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等核心内容。培训讨论了实训教学大纲的确定及实训指导书的撰写,围绕各实训模块的教学目标设定、实训项目的选取、各项工种的技能训练等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打磨、修订和完善核心教学文件。此举不仅确保了相关文件的适用性,更有效促进了新教师对中心教学理念与标准的深度内化。




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在总结时强调:对新进专职教师的培养,是中心”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支点。此次融合‘硬技能’与‘软教学’的岗前培训,就是要打通技术能手向优秀实训教师的转化通道。教师们既要在机床上做得精“,更要在课堂上“讲得透”、“教得活”,为打造高水平、规范化、可持续的电工实训及金工实训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审:辛艾桐;二审:夏若安;三审:汤希玮)